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键字   
政协提案
   
提案选览
   
提案办理
  首页 > 政协提案> 提案选览
关于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的建议
2017-02-13 17:40:00
  脱贫攻坚“念兹在兹,唯此为大”,脱贫攻坚最终目标是贫困户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其中产业扶贫是直接关系贫困户“腰包”能否“鼓起来重要途径”。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渠县属省定贫困县,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2013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5349人,贫困数居全省第二,2016年底,剩余贫困人口76291人,多数是因病、缺乏劳动力致贫。201年贫困户建档立卡以来,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持续减少贫困人口作为首要任务,多举措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距老百姓的期望还有差距,如何把“产业扶贫”这句话读懂、并把它做好,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问题。
  一、全县农村产业现状
  随者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日趋减少,留下的是年老病弱残,劳动力缺乏的人,致使在农村闲置不少土地,所以传统单家独户种养模式已渐渐消失。目前,我县涉农产业扶贫发展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大公司承包发展产业扶贫,二是合作社、村支部、老百姓入股共同发展产业扶贫,三是传统的单家独户式产业发展扶贫。可以说三种产业扶贫模式,政府、单位和个人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效果却显现不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发展未因地制宜。产业发展要科学考察当地土壤、气候、环境、劳动力等诸多因素,有的地方适宜发展,但最适宜的区域规模只有几百或上千亩,种出来的才是优质农产品;有的地方能够发展,但不是最适宜发展的地区,种出来的农产品肯定不是最优质的。有的地区不适宜发展,即便种上了,要不是长势不好,就是产量不高,品质较差。
  (二)种植产业是只栽不管。今年来,县级相关部门和个体业主都投入不少的项目资金来发展种植业,栽植时信心满满,栽植后不问不管,成了虎头蛇尾。一般各种果树见效周期长,老百姓没有种苗资金投入,所以往往无所谓,不管理,经常草比树还高,有的合作社又缺乏管理和技术指导,逐渐苗越来越少,最后枯萎死亡,真令人叹息。
  (三)利益联结模式待探究。目前,全县农村产业发展,基本上采取“公司+支部+贫困户”,“合作社+支部+贫困户”,致富能人+贫困户“等模式入股进行产业扶贫发展。贫困户以自家土地、小额信贷贷款、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等形式入股,公司或合作社投入一定项目资金,政府投入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支部起着牵线搭桥和监督作用,貌似利益联结机制尚可,可通过多地研究表明,共同参与单位或人往往心不齐、资金锻炼,不少地方出现连贫困户土地扭转费都赖账,当然也有少数乡村干部在产业发展上追功近利,不切实际,为自己脸上“镀金”,所以谈不上贫困户能致富增收。
  三、产业扶贫建议
  (一)结合实际,做到因地制宜
  当前,全县农村土地闲置较多,扭转土地也不少,不同程度发展了各类产业,但是产业发展与地域不相匹配,在引进公司和合作社、品种的选择时,请相关部门和专家实地调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大对优势、特色种植业发展。鼓励在县城或重点镇附近,规划多类型绿色无公害家庭式观光农场,同时带动农村和城镇人口就业,使老百姓达到增收致富目的。
  (二)简化手续,做好政策优惠
  在招商引资时,政府要简化各种证照的办理和审批程序,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在土地、资金、税收、项目资金等方面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给予扶持和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为其提供政策、项目、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专业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种植。
  (三)提升能力,做好技术培训
  一是通过农民夜校培训、就业培训,县农业、人社等部门在农村开办技术培训班,对农民(贫困户)进行专业培训,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围绕优势产业,采取集中辅导、现场指导操作、以岗代训等形式,将培训课堂搬到村头,进入农家,组织农民就地培训,让农民生产、学习两不误,极大地调动了参训人员学技术、学法律的积极性,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条幅等各种媒体进行同步宣传相关政策、技术、法律法规。
  (四)创新模式,做好利益联结
  全县扶贫龙头企业、大公司、合作社、能人大户逐步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基地+农户(大户)”等经营模式,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联合体,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日益增强。政府建立专门的农村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平台,建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五)推行示范,做好规模分级
  在扶贫产业上针对种、养、加工、旅业,在全县因地制宜推行“十百千万”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十”指十大龙头企业,例如李馥万隆锦绣公司两万亩花椒产业企业;“百”指百家四大板块发展公司;例如渠南乡南庭湘园旅游休闲度假庄园;“千”指千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万”指全县一万个致富带头能人。在全县形成多层级、多类型扶贫产业覆盖,带动全县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增收致富。(胡林波)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渠县委员会 管理维护:四川省渠县政协办公室
地址:四川省渠县渠江镇营渠路115号 电话:0818-7321016 传真:0818-7321016 电子信箱:1039486283@qq.co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复制或镜像
蜀ICP备11014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