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键字   
学习园地
   
政协章程
   
理论学习
   
文史天地
   
他山之石
  首页 > 学习园地> 文史天地
家(族)谱与地方志
2016-12-07 17:36:00
盛世修志、承平续谱,此乃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之国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部门已组织开展了两轮大规模修志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地方史志方面的人才。古人设置“志科”的创意也得以实现,地方志办公机构已属常设机构。目前,各级地方志办公室转入了年鉴编纂这一日常业务,不少地方着手旧志整理工作,陆续有一批成果问世。
而民间编修家谱、族谱的文化活动也十分活跃。渠县萧氏、赵氏、张氏、杨氏等谱牒已成,还有的姓氏也在进行或考虑着手此事。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地方志工作的爱好者,本人乐观其成,也很愿意看到各个姓氏的家族谱纷纷问世。
笔者关注民间修谱久矣,且有幸参与了一家族谱的校阅修订工作。还曾为杨氏修谱查阅过该族先辈“选举”史迹。
应该指出的是,修谱之举本是正大光明的事,文化部曾经几次发文要求收集家谱、族谱,以及编辑中国家(族)谱总目。但是,由于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宣传不力,也未曾公开表态支持编修家族谱,故而民间修谱基本上处于“地下” 状态,且所出成果收藏工作做得恐怕也不到位。
综观修谱实践,大致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姓氏源流不清。有的一般追溯到“三皇五帝”,但过程不能确指,或者牵强附会,支系流派不能尽其详,有的则对其演变未可述其故。
 2.收录不当。有些姓氏出于“光耀”门楣之需,不加考证地过多、过滥地收录了同姓而不同宗祠的人物,这叫“越界”收录。篇幅不小,却降低了史料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显得比较芜杂。
3.人为拔高或过度评价。族谱述其先辈曾经有过什么辉煌或大善大德,这是“必须的”,用以激励后人效法奋进,或者拿来说道,对于中国人的“面子”文化无可厚非。但是,人为拔高或过度评价的现象稍嫌太过,其实无益。当然,也不乏资料提供者自我高估现象,害的主笔人员无奈。
4.体例适用不当。用什么体裁和文字编纂,应该有个规范,适于现代传播。文白夹杂、用语不规范,繁体字、异体字未加处理,也未也还存在语法等问题。其实大可不必搞得那么“高深”。编辑得法、文字简练而流畅就好。
5.修谱借鉴史志之权威材料不够,设若史上有什么人物见诸官方文献,有凭有据地拿来,这完全“可以有”。
6.修谱限于“门户”,秘不示人。这似乎无此必要。现如今是个开放的社会,而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吸取外来优秀文化、扬长补短,实行“拿来主义”,所谓固步自封、门户之见大可不必。族人读之可,交予官方收藏、研究更好。当然,这也许有个“正名”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之类。
上述问题的存在,显然不利于谱牒文化的发扬光大与传播,也不方便人们学习研究和别个宗族借鉴参考。
笔者曾经有过建议,成立地方谱牒文化研究会什么的。
我觉得,修谱还应该与地方史志方面的人才进行合作,相互补益,相互促进,共同考核订正。同时学习借鉴地方志的编纂方法技巧,相信会相得益彰,发挥1+1﹥2的效应。
鉴于修谱活动处于秘而不宣的境地,为此建议:
1.文化主管部门应当正视民间修谱活动,正面加以鼓励和提倡,借助民间自身力量发展谱牒文化。
2.文化馆、图书馆、方志馆、档案馆等官方机构应该收藏家族谱。有利于谱牒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3.待家谱、族谱达到一定数量时,相关机构可以组织开展谱牒文化座谈研讨活动。
4.修谱与地方志关系紧密,应该互相呼应,建立联系,相互借力,增强运用资料的科学性、可靠性和互补性,以提高谱牒编纂质量。(作者:刘渠)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渠县委员会 管理维护:四川省渠县政协办公室
地址:四川省渠县渠江镇营渠路115号 电话:0818-7321016 传真:0818-7321016 电子信箱:1039486283@qq.co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复制或镜像
蜀ICP备11014147号